電子電路:集成電路的定義與發展分析-KIA MOS管
信息來源:本站 日期:2021-07-19
集成電路構成持續發展。集成電路(Integrated Circuit,IC)是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,按照一定的電路互聯,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、電容、電阻等有源無源器件,集成在一小塊半導體晶片上并裝在一個管殼內,成為能執行特定電路或系統功能的微型結構。
集成電路由最初的電子管到后期的晶體管,集成電路里的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發展,同時元器件也在成倍增長。
隨著各種先進封裝技術如銅互連、浸沒式光刻、3D 封裝技術的不斷涌現,集成電路已由最初加工線寬為 10 微米量級,2018 年量產集成電路的加工技術已經達到 7 納米。
同時,作為集成電路的襯底,硅圓片早期的直徑已由最初的 1in(約 25.4mm)增長到現在的 300mm(約 12in)。
集成電路對世界發展的重大意義
信息交流活動是人類文明組成部分,人們在信息在共享和交換中產生價值。
進入 21 世紀,由于微電子技術的進步,液晶和等離子平板顯示器逐漸取代了陰極射線管顯示器,圖像感知、傳輸和顯示均在“固體”中進行,這使得移動設備傳輸信息成為了可能。
微電子技術為人類創造了全新的信息世界,進入了從 1998 年開始的初期信息社會,使得集成電路立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。
世界集成電路重心已從歐美轉向亞太地區。1986 年,全球半導體市場按區域分布的市場占比區分,日本市場是最大的區域市場,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 39.7%,而此時亞太(除日本外)市場僅占 7.8%。
進入 21 世紀后,亞太(除日本外)市場持續保持快速增長。2000 年,日本市場占全球市場的比例下降至 22.9%,較 1986 年下降了 16.8%;
與此同時,亞太(除日本外)地區市場已經快速增長至達到 25.1%的占比,成為僅次于美洲地區的第二大區域市場,此時,美洲和歐洲地區市場分別占全球市場 31.3%和 20.7%。
隨著技術的發展,亞太地區(除日本)的半導體生產研發技術不斷進步,半導體生產體系日益完善,半導體生產重心已經轉移至亞太(除日本)地區;
同時,進入 21 世紀后,亞太(除日本)地區對經濟水平獲得快速發展,人們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,對半導體產品需求增加,因此,世界半導體市場中心也轉移至亞太地區。
2016 年,亞太(出日本外)地區市場已占全球市場 61.5%,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地區。
中國是全球重要的集成電路市場。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,招商引資,中國的集成電路市場獲得了長足的發展;
同時,隨著科技與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,我國對集成電路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。
從產業的角度看,中國集成電路設計、制造、封裝測試等產業 2002-2019 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21.70%,已由 2002 年的 268.40 億元擴大到 2019 年的 7562.30億元,集成電路產業在我國仍然經歷著雙位數的增長。
根據 IC Insights 數據顯示,全球半導體產業市場達到 4740 億美元,中國約占世界半導體產業的 19.57%,是全球重要的半導體產業所在地。
聯系方式:鄒先生
聯系電話:0755-83888366-8022
手機:18123972950
QQ:2880195519
聯系地址: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天安數碼城天吉大廈CD座5C1
請搜微信公眾號:“KIA半導體”或掃一掃下圖“關注”官方微信公眾號
請“關注”官方微信公眾號:提供 MOS管 技術幫助